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6日电(王爵)近日,成都市温江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传来消息,该园区成功搭建起中非农产品合作的桥梁,将远自东非肯尼亚的优质牛油果引进国内,翻开了中非贸易往来新篇章,为推动国家馆贸易平台的建立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东非的阳光雨露到天府之国的繁华市井,肯尼亚牛油果的旅程,是中非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牛油果进口贸易总量为6.56万吨,总额为1.51亿美元,特别地,从非洲国家如肯尼亚的进口牛油果金额实现了大幅增长,同比增长率高达624%。
此次牛油果进口项目,是温江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国际资源的一次成功实践。牛油果的顺利入市,不仅丰富了国内水果市场的供应结构,满足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健康食品的需求,更为非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开辟了新路径,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多元化和平衡发展意昂3平台。
“我们不仅仅是在进口一种水果,更是为中非国家馆贸易平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民建会员、进出口园区运营单位的集团分管领导杭州园林绿化股份发展中心副总裁陈振华先生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悉,该园区运营公司是民建温江区总支会员企业,该平台旨在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中非两国乃至全球多国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意昂3平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该园区目前已助力四川地区的新能源、电动车、家电及农业等众多领域的优秀企业,跨越国界,拓展非洲市场,进一步彰显了其在促进国际贸易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与深远影响。
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框架下,中非农业务实合作硕果累累。温江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搭建起与非洲国家经贸合作的桥梁,不仅是“引进来,更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互利共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农作物品种和农科技术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而非洲的特色农产品也跨越山海丰富了中国人的餐桌。(完)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