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苦日子并没有结束,还没从原材料涨价的暴击中缓过来的外贸人,或许又要遭遇新一轮危机了。
而相对于运价下跌,近期跌跌不休的美元汇率已经创下16个月新低!分析人士指出,假设一个外贸货代企业手里有一笔百万美金的应收款,时至今日仅仅因为汇率损失就将高达43万人民币之多!!
连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不断下跌,不少外贸和货代企业人表示,自己的心绪也如汇率走势一样,跌跌跌!
据央视财经报道,昨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370,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98个基点。这也是人民币中间价连续第七天调升,并一举创下自去年5月18日以来的新高。
9月4日,在岸人民币汇率在一天内大涨近500点,连破6.55、6.54、6.53、6.52四大关口,再度刷新去年5月以来新高至6.5181。与此同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破6.53关口,刷新逾16个月新高至6.5256。
几家欢喜,几家愁意昂3。人民币升值,汇率不断飙升,在给我国进口企业带来利好的同时,也让我国以外贸为主的出口企业吃了不少苦头。
以纺织意昂3、服装、鞋帽、电子制造、家用轻工等出口为主的企业,因人民币升值将面临产品竞争力下降,企业利润大幅缩水的尴尬。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出独立强势行情,源于市场供求的力量。人民币汇率已从“美元弱,人民币强”转变为“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态势。
而在之前,就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一波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显得更为坚定,或许更为持久。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升,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之前接的定单,价格已谈好,合同也通过邮件确认,但是由于最近汇率波动太大,造致定单几乎无利润,是否应该跟客户涨价?数量太大了,之前的价格就利润微薄,否则公司也不会想到涨价,因为有可能亏得太多!今天已经6.55,货物是前年出货的。大家帮我想想办法怎么和客户沟通。
那么面对美元走弱,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的趋势,外贸和货代企业如何操作才能规避汇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呢?
既然汇率的波动现在已经比较频繁了,那不如干脆在核算成本的时候就留有余地,因为在一定的周期内汇率的波动还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一般在3%-5%之间,报价时就把这个区间考虑进去。同时也可以和客户约定如果超出这个比例,那么风险共担,由买卖双方共同承担因汇率波动而带来的利润损失。或者约定报价有效期,比如将原来1-3个月报一次价格缩减到了10-15天,甚至每天按照汇率波动更新报价单。
此外,也可以采取同一种产品根据不同付款方式提供不同报价的方式,如信用证付款是一个价格,50%预付是一个价格,100%预付又是另外一个价格,让买家自己选择。
一是贸易融资可以较好地解决外贸企业问题。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快速增长,出口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收汇期延长,企业急需解决出口发货与收汇期之间的现金流通问题。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方式,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有效解决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锁定收汇金额,规避人民币汇率变动风险。
二是贸易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在贸易融资方式构成中,进出口押汇使用比重较高(约为80%),原因主要是出口押汇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可以较好地缓解外贸企业的流动问题。另外,一些企业还使用福费廷等期限较长的贸易融资方式。
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发展加快,完善和扩大了人民币远期交易的主体和范围,推出了外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同时在外汇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为企业拓宽了汇率的金融避险渠道。
一是使用远期结售汇工具较多。汇改后,远期结售汇业务范围和交易主体扩大,银行间人民币汇率远期交易推出,商业银行扩大对企业汇率避险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远期结售汇交易,进一步满足了企业的避险需求。调查显示,远期结售汇工具的使用在金融衍生工具中占比高达91%
二是部分企业运用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自汇改后推出外汇掉期业务以来,福建、广东、江苏、山东和天津等省市的部分企业已开始尝试使用这一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尽管业务量占比相对较小,但发展势头良好。一些外资企业和在国外有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的中资企业还通过境外人民币NDF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2015年,人民币“入篮”标志着中国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迈向货币大国。对此,国际社会反响积极,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上升。仅2016年9月和10月,通过人民银行代理配置的人民币资产规模就已超过百亿美元。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开发机构的贷款及不少国家的负债均以SDR计价,其配置的人民币资产也在稳步增长。此外,随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国内外主动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也明显上升。
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可以起到与汇率风险基本隔绝的效果,企业要及时了解有关改革和政策的动向,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考虑使用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