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品牌介绍
鑫闻界│“蕉下”赴港上市 冲刺“中国城市意昂3官网户外第一股”发布日期:2024-09-25 12:18:10 浏览次数:

  疫情之下,露营经济火得猝不及防,人们更加追求健康户外生活方式,因此,防晒服饰赛道也处于高速成长阶段,4月8日,主打防晒产品的蕉下,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准备在港股上市。这个以防晒小黑伞起家的户外品牌,如今正冲刺着“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

  据蕉下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3.8亿元、7.9亿元、24.1亿元意昂3官网,年复合增长率为150.1%。2019年-2021年毛利润分别为1.9亿元、4.6亿元和14.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0.0%、57.4%和59.1%。连续三年增收增利,这在新消费品牌中并不多见。

  很多人知道蕉下,都是通过蕉下的女士防晒伞。蕉下在防晒伞成功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防晒爆款:防晒帽、防晒衫、防晒眼镜……逐渐在防晒品类上做到了极致,让消费者在每次夏日来临,考虑购买什么样的防晒产品的时候,都自然想到了这个专门从防晒赛道里“杀”出来的品牌。

  根据灼识咨询于2021年11月进行的消费者调研,消费者满意度以及净推荐值而言,蕉下在中国所有防晒服饰品牌中排名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意昂3官网,蕉下成了专业品类的代名词,不得不说,这样精准的定位,不是每个品牌能够做到的。

  在做到定位精准的同时,蕉下还从产品的设计、理念及功能性上潜心研发推广,带给了用户很好的体验感。比如,2019、2020年围绕胶囊伞进行了两次升级改造,一方面通过升级L.R.C涂层技术,有效阻隔99%以上的紫外线,另一方面使用SLITEC技术导致开合伞时省力且静音、并进一步减小伞的尺寸和重量,提升使用便捷性。不停的更新迭代,让焦下的产品不断升级,据了解,从2019年到2021年,蕉下研发开支分别为1990万元、3590万元和7160万元。目前蕉下在中国已拥有123项专利,正申请72项专利。

  传统的销售模式,都是从工厂生产,再到门店直营、加盟店,而蕉下的销售方式不同,它有80%的收入来自于线上渠道。无论在李佳琦的直播间、还是在年轻人十分喜爱的小红书这些线上推广中,蕉下产品的影子几乎随处可见,每年的双十一、618大促,蕉下更是常客。

  除了重视营销外,品类的不断扩张、DTC线上全渠道的覆盖、OEM高效供应链都推动了蕉下收入的高速增长。据了解,2021年,蕉下与超过600个KOL合作,覆盖的主流媒体平台上粉丝数量达到14亿,共计带来45亿浏览量。

  蕉下的营销模式,让它陷入了信任危机:这些靠营销出圈的网红产品能否走得更远。

  作为典型的电商品牌,蕉下将专注力主要放在了产品的营销和技术研发层面,产品的生产流程是OEM代工模式,就是将所有生产外包给合约制造商,找上游代工厂代工,直接在线上渠道售卖。这就导致了一个最严峻的问题,就是加大了其品牌的质控难度,在线上销售的渠道,消费者的投诉和差评屡见不鲜。

  有用户吐槽说:“防晒效果现在还看不出来,但是热是真的”、“为什么风一吹就反过来了,说好的防五级大风呢”。

  针对这一现象,有观点说蕉下是收割了中产们的“智商税”,智商税有一层意思是定价高,且利润高。来看看焦下最有代表性的防晒伞,价格动辄都在两百元以上,和同类产品相比,已经高出了3-5倍的价格。

  据招股书显示,蕉下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广告及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9.6%、15%及24.4%。在蕉下的未来战略中,营销力度还会继续加强。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在品牌发展的初期,提升产品认知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这逐年上升的营销费用,势必会给成本、盈利造成更大的压力,长远来说,防晒产品是主打功能性的产品,核心一定还是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尤其是目前的蕉下,已经从主打防晒产品衍生到了非防晒产品,如何在一众消费品牌里拔得头筹,恐怕不仅仅是良好的营销方式能决定的。

  由防晒小赛道崛起的蕉下,虽然依着更合潮流的营销模式赢得了市场的追捧,但“重营销、轻研发”,这一点跟很多新消费品牌都是相类似的。当品牌已经拥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回归产品力或许才是品牌长久发展的关键。在未来,只有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和认可,在网红打法和专业性上做好平衡,才能为蕉下成功上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品牌获得更加长久持续的原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由:意昂(中国)官方平台进出口贸易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