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它对于调节国内生产要素利用率、改善国际间供求关系,调节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具有重要意义。进出口贸易按照贸易内容,主要可分为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服务贸易等。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进出口贸易曾一度陷入大幅停滞的状态,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显著增加。2021年,随着多国防疫政策的调整,世界进出口贸易在疫情持续起伏的状况下迎来一定程度的复苏。但同时也面临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全球能源供应紧缺、产业链供应链压力剧增等一系列挑战。2022年初至今,世界政治局势出现动荡,乌俄冲突持续发酵、欧洲能源危机问题凸显、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快收紧宏观政策等,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格局,使世界进出口贸易走向更加扑朔迷离。
我国在疫情爆发初期,部分地区生产、生活受到了较大影响,但随着政府快速有力的防疫政策实施,我国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进出口贸易的有序恢复。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生产稳中有升,市场预期向好,皆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1、我国进出口额与其增长率。(数据来源:海关总署)2017-2021年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整体保持增长态势。其中,2019年进出口额增长率皆出现了较明显下降,2020年增长率略微回升,并在2021年快速攀升,二者增长率皆达到21%以上。
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显示,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我国进出口贸易仍保持增长态势。未来,我国应继续推动贸易便利化改革创新,加快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扩大自贸区、自贸港等试验区范围与自主权,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高水平开放支撑进出口贸易发展。
根据我国进出口贸易现状,为应对挑战,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二是深化国内改革,优化进出口贸易环境;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进出口贸易竞争力;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进出口贸易人才素质;五是加强政策研究,为进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