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4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强调,不管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进口都将发挥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进口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在全球经济循环中,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程度不容忽视。即使在疫情期间,中国货物进口也得到了较快恢复。据《报告》介绍,在2010-2020年期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7%,远远大于美国、欧盟。2020年,世界前十大进口国(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日本、英国、荷兰、法国、中国香港、韩国和意大利,中国排名第2,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进口总额为12704.5亿美元,占同期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为12%,仅次于美国占世界货物进口13.1%的份额,远高于日本、韩国、英国、新加坡、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所占份额,这些国家的货物进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份额都不足4%。
《报告》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是率先恢复进口增长的国家。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增长率整体呈现“V”型态势,意昂官网注册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与2020年同期相比,2021年1至9月,中国货物进口月度增长率均超过15%。其中,2021年5月,中国货物进口增长率最高,比2020年同期增长了51%。2021年9月,中国货物进口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17.6%,已经连续13个月实现正增长。
中国外贸进口不仅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循环发展,还保障了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报告》指出,在这样的国际分工背景下,进口就是确保国内部分产品生产安全的必要环节,没有国外上游环节生产的零部件、半制成品进口,国内下游环节的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可见,进口是保障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环节。
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进口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更关系到经济安全。发展和安全,两者缺一不可。关于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报告》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国际分工日益细化,国际分工早就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为产品内分工、价值链分工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承担产品的不同工序,一个产品的诞生是多个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越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同时,《报告》还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进口渠道的拓展和培育,进口渠道逐渐向多元化、平台化转变。比如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建立进口促进专门网站等公共服务平台,为进口贸易提供信息发布、政策介绍、贸易障碍投诉、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在平台建设方面,除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积极拓展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等综合性展会功能,培育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搭建进口贸易平台等;培育跨境电商进口等贸易新业态,分批次创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管理模式和进口税收政策等。
11月金股曝光!这只光伏龙头股获5家机构力荐,券商继续看好新能源、大消费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