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自2014年6月18日正式上线以来,已成为全球数据处理量最大的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这是记者从上海市商务委(市口岸办)获得的消息。市商务委副主任张杰介绍,10年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已由最初的6个功能模块逐渐形成外贸+金融通关+物流监管+服务的16大功能版块,66项特色应用,对接22个部门,实现口岸通关监管环节全覆盖、推动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办理全纳入,支撑全国超1/4进出口贸易量,服务企业超过60万家,成为上海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数字底座,建设的成功经验已在全国复制推广。
上海元初国际是上海单一窗口的首家用户企业,十年间经历从一单两报到单一窗口网页版1.0阶段的两单一报,从2.0阶段关检整合申报再到3.0的功能性服务的发展。每一个阶段,每一步发展,都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以前一票申报到放行需要两三个小时,现在最快的申报放行已经缩短为13秒。元初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技术部总监郁雄伟介绍,与此同时,关联联合、无纸化申报、预约申报等功能的推出,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我们的关务服务人员从以前30多个人,减少到12人,单量却翻了两番。
数据显示,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各类特色化应用的建设,帮助企业节约各类申报作业时间和人力成本,每年可达20亿元以上,成为上海促进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数字底座。
去年10月,市商务委会同口岸相关部门发布了《中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智慧化创新行动方案》,以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智慧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建设新一代智能化单一窗口。张杰表示,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将持续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兄弟省市单一窗口的合作共建;积极推进与全球先进贸易数字平台规则对接,按照DEPA、CPTPP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等新要求、新任务,进一步构建数据交换体系,推进单一窗口国际贸易意昂官网注册单证交换枢纽建设;在深化与新加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中新(新加坡)一次录入、同步申报项目试点;赋能航运贸易生态圈,培育一批航贸领域数字化服务商,促进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