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助力进博会开放宁波展示高质量发展新形象发布日期:2024-04-22 11:11:07 浏览次数: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习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不是一般性的会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家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放型合作平台,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

  浙江宁波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把参与进博会的各项筹备工作作为今年商务工作的重心来抓,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筹备任务,以饱满的状态出征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全球展示开放宁波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有备而来。宁波市第一时间建立了进博会筹备工作机制,印发了工作方案,召开了全市动员部署会,成立了交易团。经过不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招展招商任务,签约交易、专场活动、后勤服务也有序推进。

  招展招商全面超额完成。宁波市共组织境外参展企业164家,参展面积3308平方米;获批采购企业注册登记数4000余家;获批专业观众注册登记数9000余人,两项数据排名浙江省第一。

  签约成交排摸初见成效。签约成交是进博会最核心、最重要的任务,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宁波市商务委把抓成交作为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对签约成交意向进行了深入动员、广泛宣传和地毯式排摸,目前上报10万美元以上的采购意向总额超过26亿美元。

  主场活动筹备已经就绪。11月3日,宁波—爱尔兰商务对接会在上海成功举办,28家进博会爱尔兰参展企业与宁波采购商对接洽谈;4日,联合国世贸中心企业考察团一行约60人考察了杭州湾新区、保税区;8日,立陶宛40多名企业家代表访问宁波,并与宁波企业对接洽谈。

  根据筹委会统一安排,宁波市将于11月9日在进博会现场举办“宁波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对接会暨重大采购项目签约仪式”,目前已初步落实签约项目23个,意向签约金额超过11亿美元。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宁波市主动承接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不断扩大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推动经济优化升级。

  厚积薄发。2017年宁波市进口额达2616亿元,增长37.3%。全市有进口实绩企业超过7000家。今年1-9月,实现进口贸易额2270.1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浙江省比重分别达到2.2%和41.7%。

  新时代,宁波市将以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为目标,进一步推动进口贸易提升发展,争取进口占全国比重由2017年的2.1%提到2020年的2.5%,把宁波市打造成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大宗商品和高中端消费品重点口岸和区域性国际消费城市。推动实施“13333”系列工作举措,即实施一个全球贸易商招商行动、全力办好三大重点展会、打造三大开放试验区、提升国际贸易三大平台、强化进口三大保障体系。

  (一)实施一个全球贸易商招商行动。积极对接进口博览会重要展商,推动其到宁波设立分支机构、区域总部。借鉴新加坡“全球贸易商集聚计划”,加强外汇、税收政策研究,争取复制自贸区类似政策尽早落地。以大宗商品贸易商为重点,对接全球领先的贸易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政策。加强开展与香港、新加坡商会互访等活动,吸引一批其会员企业来宁波落户。

  中东欧博览会。全面学习进口博览会的相关内容,加快推动中东欧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展会,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中东欧进口商品展会。

  浙江进口商品展览会。以日用消费品为主,逐步拓展到进口机械设备、技术服务等领域,打造一个“展全球、销全球”的进口商品贸易平台。

  进口商品常年展。强化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前店后仓”功能布局,做大流量经济。鼓励中东欧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宁波进口商品中心常设国家(地区)特色商品馆。借助直销中心、推介会、展会等形式,推动各国的特色商品从宁波走向全国。

  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推动跨境新零售发展,做强做精宁波跨境电商进口产业园,推进宁波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

  推进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争创工作。加快自贸区政策复制推广,逐步将宁波打造成能源国际贸易中心。

  宁波保税区进口区域。深化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集聚一批大宗贸易龙头项目,建设若干个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基地,建设高能级国际贸易集聚平台;建设全国重要的进口消费品集散基地,打造消费升级和时尚消费的进口贸易大通道。

  梅山保税港区进口区域。培育涵盖汽车整车进口功能的进口汽车国际供应链项目;培育进口木材国际供应链创新项目,打造进体植物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冷链特定口岸”国际供应链平台。

  临空经济示范区进口区域。充分利用宁波空港进境食用水生动物、进口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等三个指定口岸资质,打造长三角具有临空特色的高端冷链进口商品交易集散中心。

  建立进口促进政策体系。对标国际标准,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研究推出进口扶持政策,在高附加值进口设备领域实现突破,扩大日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

  建立进口商品内销体系。在国内建设一批进口商品分拨中心和直销中心;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宁波国际风情街区;借助华润万家、三江超市等重点流通企业,打通进口商品销售主渠道;优化进口商品消费环境。

  建立进口商品供应链体系。健全多式联运服务体系,发展国际供应链物流,促进供应链管理与国际贸易融合发展。发挥宁波市全国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作用,推进冷链物流建设,促进国外生鲜产品进口。


本文由:意昂(中国)官方平台进出口贸易公司提供